第四篇 不说好话就闭嘴
本篇法则看似简单,却极难遵照执行。我们都喜欢八卦、闲谈、在背后议论老板的是非。而你要遵守的法则就是,别这样做。学会只说正面的、好听的、夸赞的话。人们会根据你说话的内容和方式来评价你,所以你永远都应该表现出友善、向上的样子。
法则35 不要八卦
“听说了吗?上次公司开会,有人看到财务部的史蒂夫周日一大早从市场部黛比的房间里出来。他们已经两次被看到中午一起在比萨店里约会了,凯西发誓说看到他俩在电梯里头牵手。史蒂夫可是有妇之夫,我以为黛比也已经订婚了。你怎么看这个事?他们还会这样下去吗?”
你的回答:“这事和我有关系吗?”
很好。这件事和你无关,除非史蒂夫碰巧就是你的老板,而这件事影响了他的工作,又或者你碰巧就是黛比的未婚夫。这条法则叫你“不要八卦”,但并不是说你连听都不能听。你会发现有的八卦很有趣,甚至有时还很有用。但法则中有一部分非常简单——不要散播八卦,仅此而已。闲话就到你这儿为止。如果你只是听,并不去传播议论,你就会被看作“自己人”,而不会让大家觉得煞风景。你也不必让人看出你不以为然,只要别去传播就行。
八卦是无聊人的消遣,他们无所事事,借此打发时间。八卦也是做着无脑工作的人的专利,他们做事不用思考,所以得用无聊的闲话、鸡毛蒜皮的小事、谣传、谎言和恶意编排的故事来填补空虚。麻烦的是,如果你不加入,他们就会觉得你严肃傲慢。所以你得表现得有些八卦,实际却从不为之。不要太自以为是,逢人就指责那些爱说闲话的人都是傻瓜。
凡事都需小心为上。不必让人看出你不以为然,你只要独善其身就好。
法则中有一部分非常简单——不要散播八卦。
法则36 不要抱怨
的确,生活并不公平。有时候你的同事偷懒,你却成了那个加班的人;你的上司可能计划仓促,能力不足,做事经常颠三倒四;你身边的蠢货都得到了提拔;你有做不完的工作;公司有太多愚蠢的制度;每到重要关头都有傻瓜拖你后腿。这就是现实,生活就是这么讨人厌。
那么,请你现在告诉我,在上述情况发生的时候,抱怨有什么用?抱怨能不能解决问题?不能,永远都不能。抱怨是那些无所事事的可怜虫的发明,除了浪费时间以外一无是处。而且,这些人通常爱和是非精们混在一起,很多时候他们就是同一拨人。等他们发完牢骚之后,就要开始好好八卦了。
抱怨是无意义的行为,抱怨不能帮你完成工作,也无法帮你达成任何成就。它只会产生以下结果:
·显出你的无聊、狭隘和好管闲事;
·让你整日愁眉不展,降低你的魅力;
·浪费时间;
·招来其他的抱怨者;
·让你成为别人眼中没有效率、没有助益的人;
·令你消沉,陷入恶性循环。
那么,如果你已经是一个牢骚满腹的人,应该怎么做呢?很简单,每次抱怨之前,你必须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找不到解决办法,你就没有抱怨的资格。这样坚持几周,你很自然就会戒掉了。
抱怨都是背地里进行的。下次如果你想抱怨谁,就走到他跟前当着他的面说。假如这个人不在,你就先忍一忍。方法很简单,但很管用。因为本尊一旦在场,你就会停止抱怨;当你得罪完了办公室里的所有人,你很难再继续下去。假如你还有话要说,那就当着那个人的面说(不过要记得先读读本篇的开头:不说好话就闭嘴)。
抱怨是无意义的行为,抱怨不能帮你完成工作,也无法帮你达成任何成就。
法则37 维护他人
好啦,现在大家坐在一起喝咖啡,话题突然转到了那个年轻人亚当身上。原来大家都很烦亚当。他总是推卸责任、逃避工作、顺走公司的文具,他对保安态度粗鲁,他总想把工作往别人身上推,他总是把自己的错误怪罪在别人身上,总之他就是个讨厌鬼。所以,大家都趁他不在的时候发发牢骚,把心里的不满发泄出来。但你不能这么做。其他人或许可以,但你不行,起码从现在开始不行。你是一个法则践行者,你要维护他人。
无论这个年轻人亚当有多讨人嫌,你都要从他身上发掘一点可取之处,并且要真诚地替他说话。这就是你的目标——无论如何都要说点好话。
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很难,但只要你坚持下去,说好话就会越来越容易,这只是个习惯和心态的问题。假如我们总是牢骚满腹,自然就只能在抱怨中度日。但如果我们改变一下心态,就能让自己更加积极和阳光,虽然这一开始需要花些心力。
不论在哪种情况下,维护他人都会给你加分,你会成为大家眼中那个总能发掘到每个人闪光点的同事。久而久之,那些原本是你抱怨对象的人们就会意识到,在所有同事当中,只有你总是愿意为他们挺身而出。这会为你赢得无形的拥戴,让那些不太受大家欢迎的成员也把你看作守护天使,愿意与你往来。
这种关系确实有些奇特,但它可以创造奇迹,紧急关头这些人就会成为你的后盾。如果有人想要设计你,他们会通风报信。他们会为你全力以赴,因为他们知道你会在意。如果你需要人帮忙,他们随时待命。
你的好名声会神奇地传诵开来——那个人从不抱怨,从不发牢骚,别人失势他会出言维护,乐于助人,再坏的人他也总能发现对方身上哪怕仅有的闪光点。
当然,你必须秉持真挚诚恳的原则,撒谎或是编造事实并不妥当。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找不到任何正面的例子,就干脆闭嘴。不过通常总有些好话可讲,世间没有全然邪恶、卑劣、肮脏的灵魂。
再把话题拉回到亚当。你该说些什么?喏,你可以说他咖啡煮得不错,夸他很守时,或者称赞他很会应付难缠的客户,又或者夸夸他的幽默感,还有他对板球很在行。总之,你就一直说“他在……上面还挺好”就可以了。
这会为你赢得无形的拥戴,让那些不太受大家欢迎的成员也把你看作守护天使,愿意与你往来。
法则38 真诚赞美他人
本条法则的关键就在于“真诚”。你的赞美不可以随意、虚伪、肤浅、造作或者言不由衷。赞美必须真挚、诚恳、发自内心、不加矫饰,也要有意义。
赞美也是一门学问。你一定不想让人觉得腻歪或者肉麻,有些经常赞美别人的人会给人造成这种感觉,但你希望给人真诚友善的印象。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如果你在赞美时展现出亲和力,就能赢得他人的好感,这是一种很棒的办公室效应。最好的赞美方式是直接说出来。你只要说“我很喜欢你这个发型”,然后再提一个相关问题,让对方觉得你感兴趣,例如,“你在哪家剪的?”
·“我很喜欢你刚才接待客户的方式,你是怎么想到的?”
·“我必须得说我很喜欢你的报告,董事会觉得怎么样?”
尽量避免言过其实的表达。你并不“爱”同事的新外套,你只是“喜欢”而已。记住,如果你“爱”一个人,意味着你想和他结婚生子。所以“爱”这种说法,对于外套、报告、发型或接待客户的方式,都是不适用的。
如果你很“喜欢”某件事物,你就直接说出来。你可以强调你喜欢的程度:
·“我非常喜欢……”
·“我确实很喜欢……”
·“我能告诉你我有多么喜欢吗?”
你也不一定非得说“喜欢”,虽然这是个不错的开场白。你还可以用以下方式表达。
·“我对……印象深刻。”
·“我觉得你在……做得非常好。”
·“你在……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
·“我很享受你的展示,确实非常特别。”
切记,当你表达赞美的时候,千万别让人误会你是在调情或轻薄对方——要专业,尽量和工作相关。我相信这一点无需多说。
赞美也是一门学问。
法则39 保持快乐积极
如果你每天早上都带着积极的情绪去上班,那么任何压力、烦恼和问题对你而言不过是应了那句话:水过鸭背——唔装载。在别人眼中,你总是胸有成竹、举重若轻又自信成熟。你要做的,就是一边吹着《月亮河》的口哨,一边轻快地走向自己的办公桌。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快乐,纵然这是一个阴雨连绵、天色暗淡、令人意志消沉的冬日午后,纵然生意萧条、利率连升、老板心情糟透、人人都低着头,但你还是要保持微笑。没错,今天是糟糕的一天,但今天终究会过去,明天的太阳依旧会升起。无论情况有多坏,事情总会有转机。
保持快乐和积极的心态其实是个小戏法。一开始你不用去相信——照做就行。演戏也好,假装也罢,照做就是。没过多久你就会发现,你没有在演,也不是在装,你真的感到快乐。戏法奏效了。你把自己骗了进去,不关别人的事。微笑能产生荷尔蒙,而这种荷尔蒙能让你感觉快乐。一旦你觉得快乐,就会有更多的微笑和更多的荷尔蒙产生。而你要做的就是在头几天强迫自己保持微笑,然后就会进入这一良性循环。
一旦人们认为你是一个快乐积极的人,大家就会更乐意与你相处——没有什么比一个快乐的人更具有吸引力。
你可以在办公桌上摆几盆花作为点缀,也可以吹吹口哨,保持微笑,甚至笑出声来,但别表现出内心的不快。我知道,如果别人问你:“最近怎么样?”你很容易就会说:“噢,还行吧,我也没法抱怨,就是混口饭吃罢了。”这些话都说烂了,很容易成为习惯。试试换一种回答:“很好,我觉得棒极了,一切都很顺利。”这就是戏法的诀窍。
所以,当别人扔给你成堆的工作时——有时这没法避免,是工作交接的一部分,你觉得一眼望不到曙光,你很容易就会说:“别,不能再加了,难道你们看不到我忙成什么样了吗?太过分了!”假如这些工作都是你必须要完成的,而你的抱怨并不能改变什么,那你不如就说:“没问题,先放在这儿,我一会儿就会处理,谢谢!”为什么要对联络的人撒气?我相信他们不是故意把这些活派给你,就为了把你惹毛。多了一堆额外的工作确实很烦,但那又怎么样呢?保持快乐的心态去应对它。你用在抱怨上的每一秒,都是在浪费你的生命。而你保持快乐和积极的每一秒,都是在为你的生命增加光彩。选择权在你自己。
今天是糟糕的一天,但今天终究会过去,明天的太阳依旧会升起。
法则40 学会提问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你变得:
·受欢迎;
·值得重用;
·成功;
·友好;
·高效。
达到上述目标的一条捷径,就是养成提问的习惯。提什么样的问题呢?显然这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例如,在“法则38:真诚赞美他人”中,我们举过几个例子,你就可以这样问,“我很喜欢你的展示,我觉得你太镇定了,你到底是怎么做到不紧张的?”或者是“我很喜欢你这个处理发票的点子,你是怎么想到的?”
提问表示你在关注和关心他人,对问题有兴趣、有思考,思维周全、敏锐、富有创造力。愚蠢的人不会提问,无聊的人也不会,懒惰的人更不会。你对此有问题吗?
好胜的人喜欢下结论,“我不赞同这个想法,这不可行”。而法则践行者善于提问。也许他们表达的意思相似,但处理方式却截然不同,“对于这个方案,我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你们怎么看?对于新增的订单,物流能跟得上吗?我们增派的人手够不够?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个方案,你们大家怎么看?”你并没有说这是个馊主意,但大家都明白你的意思,可他们还是会觉得你这个人很不错——你没有在同事面前直接毙掉方案,却也让他们的问题暴露无遗,同时还给他们指了一条路,只要他们愿意接受——叫他们“回头再想想”也就表示方案被否决了,但这么说要委婉得多。
总体而言,提问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交流方式,提问能表明你对同事的关心。但切记你的问题要真挚诚恳,要有价值,要出于善意。
这样的提问就毫无意义:“你到底在哪儿买的这件外套?你不会觉得它很搭你吧,你确定?”假如这件外套真那么难看,你最好提都不要提,大可转移话题聊聊工作:“为什么你每次都能这么快就处理完发票?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呀?”
和你维护他人的道理一样——再可恶的人也一定有优点,世间没有全然卑劣的灵魂——提问也是如此。你总是能找到和某人的工作、爱好、社交生活或者家庭相关的话题来发问。即便是简单的一句“孩子们还好吗”,也能够拉近距离,让你显得和善可亲。提问能开启话题,在朝夕相处的同事之间营造出愉悦和温馨的氛围。
提问能表明你对同事的关心。
法则41 多说“谢谢”,多用“请”
你可能觉得这一条再简单再基本不过,根本不用列进法则。很抱歉,我必须再次重申“请”和“谢谢”的重要性。这两个词永远不嫌多。有人会借口自己太忙或是太健忘,有人会觉得本来就应该心照不宣,没有必要每次都说。纯属借口。你忘记说“请”和“谢谢”的唯一原因,就是没有礼貌。如果我们连做人最基本的礼数和体面都做不到,那我们真的不配活在这个世界。如果我们长到这么大,连一句感谢都说不出口,连说声“请”都嫌烦,那你不如现在就卷铺盖回家。
无论别人在一天中给你递多少次东西,你每次都要说“谢谢”,一次都不能省。不管你为了同一件事折腾了几回,每回都要说“请”。如果别人为你做了些什么,无论这件事有多平凡、多琐碎、多机械无趣、多轻而易举,你都应该说一句“谢谢”。
只要你忘记一次,你就会被贴上粗野无礼的标签。记得说“请”和“谢谢”,这能够使人高兴。我曾经和一位经理共事,他能够让下属集体上大夜班,牺牲假期和周末,把工作带回家,还比其他团队更努力。我们都在观察他,想知道他的法宝是什么。他的团队的忠诚度很高,在这一点上,他远远超过我们大家。写到这,我想你早已猜到了答案,因为他每次都说“请”和“谢谢”。
高兴吗?就这么简单。他做到了。这小小的礼貌用语,能够派上大用场。我不认为他的下属意识到了这点,因为我们也是过了很久才发现。很多人会说,我也经常会说“请”和“谢谢”啊,但他一次都没有落下过。另外,说的时候要真诚。一句真诚温暖的“谢谢”,可以影响深远。这两个字还是回应别人夸赞也给自己加分的好办法。如果有人夸奖你某件事做得很棒,你不必红着脸结巴道“这其实没什么”,这会让对方听了不舒服,不如大大方方地说一句“谢谢”。最后切记,不要用“请”做欺骗的幌子。例如,你可以说“能请你帮我顶下中午的班吗?帮我接几通电话,我下午替你把时间补回来。”但你不能说:“请你帮个忙嘛,拜托拜托!”
一句真诚温暖的“谢谢”,可以影响深远。
法则42 不说脏话
我知道人人都说脏话,有些人还会觉得这样很酷。我明白我们应该与时俱进,观念要开放一点。但是对不起,你还是不能说脏话。在家你可以随便乱说,在自己车上也行,但上班的时候不行。这条法则简单而有效,因为它是一条默认的规则——不能说脏话。你还有什么选择余地吗?完全没有。这是你的底线。不说脏话,没有转圜的余地。
但如果说脏话本来就是你的习惯,你就有很多选择要做了。我很怀疑你能不能做成任何事。例如,你有没有以下描述的情况。
·一出岔子就骂脏话?
·在电话里“出口成脏”?
·当着老板的面骂脏话?
·当着客户的面骂脏话?
·对着客户骂脏话?
·来来回回骂的都是固定几句?
·措辞激烈还是有所收敛?
骂脏话是雷区,是噩梦。如果你不说脏话,你就不会有上面这些烦心事。我并不是对你进行道德规劝,而是教你提高工作效率。不说脏话会让你节约很多时间和精力,仔细想想吧。现在就行动起来摆脱说脏话的习惯吧。
在家你可以随便乱说,在自己车上也行,但上班的时候不行。
法则43 学会倾听
我没有叫你把肩膀借给所有人去靠着哭。事实上,那也许不算是倾听,而是心理治疗。善于倾听的人能让说话的人感受到他们的心意。你可以这样做。
·说些鼓励的话:“嗯,好的,继续,我在听。”
·适当使用肢体语言,把头歪向一边,目光注视说话的人,不要打哈欠或是拨弄手表。
·重复某些话,让对方知道你听进去了:“星期五的三点钟,我记住了。”
·让对方重复那些你没有听清或听懂的话:“关于彼得堡的事,你能再说一遍吗?我不确定我的理解对不对。”
·发问:“所以针对格罗斯特的计划取消了,对吗?”
·做笔记,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做记录。
那么,你为什么要学会倾听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你可以有以下收获:
·得到更多信息;
·对你即将要做的事情有更深的理解;
·更好地掌握周围发生的事情;
·显得有同情心、周到体贴;
·显得聪明敏锐;
·显得工作游刃有余。
假如你不去听,就得不到信息。如果你已经开始倾听,就要让说话的人感受到你的存在。简单吧。
善于倾听是一门学问、一种天赋,你必须不断学习和演练。这种本领不会与生俱来,也没法在一朝一夕间掌握。你必须不断琢磨,当自己不小心分神的时候,能够立马把注意力转回来。
倾听是一门学问、一种天赋,你必须不断学习和演练。
法则44 只说有意义的话
想要成功或是升职,你必须塑造一个正确的形象——一个智慧、成熟、可靠、冷静、稳重、值得信赖、经验丰富的商务人士——有时候,你的所有努力都可能因为一句无心之言或是某个无意的瞬间而前功尽弃。最近,一位在影子政府中担任要职的部长,就因为在某个橄榄球俱乐部的晚宴上开了一句“涉嫌”种族歧视的玩笑而遭到解雇。就因为这样一次无意间的“口无遮拦”,她的职业生涯从此一蹶不振。
你必须时刻管好自己的嘴,谨防以下情形发生:
·政治不正确的评论;
·针对某一群体的攻击性玩笑或言论;
·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
·盛气凌人的话语;
·傲慢的言论;
·发火;
·骂脏话(参见法则42);
·八卦、抱怨、牢骚(参见法则35~37);
·泄露你对别人的真实看法。
聪明人懂得少说话,而不是喋喋不休。如果你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那你很可能会“祸从口出”。如果你开口前懂得三思,适时沉默,你的表达就会更准确,措辞也会更细致,你说的话也就更有意义。长此以往,你在别人眼中就成了智慧成熟的代表。人们会向你寻求建议和指导,因为他们知道你在开口之前会先在心里掂量,而不是乱说一气。人们会信任你。而一旦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你离升职和成功也就不远了。
确保你所说的每句话都有影响力,而不是消散在办公室的喧闹声中。别去聊自己昨晚看的电视节目——说实话没人会关心——倒不如沉默,直到有重要的事情再开口。
有时候,你的所有努力都可能因为一句无心之言或是某个无意的瞬间而前功尽弃。
第一时间更新《极简工作法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