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公司有一个晋升名额,一共有五位候选人,你要如何识别出竞争对手?又怎样让自己脱颖而出?本篇将教会你如何识别出竞争对手——也就是你的对手,再指导你如何光明正大又无需借助手段心机,一样成为老板最偏爱的下属。事实上,如果你能将本篇法则运用到炉火纯青,你甚至能让对手心悦诚服地举荐你先他们一步晋升。

法则91 不可背后伤人

竞争中有一件事绝不能做,就是背后伤人。绝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打压对手。你可以适当润饰自己的才能和技巧,通过强调自己的优点或是凸显对手的不足,巧妙地影响管理层的决策;你可以暗示、建议或者旁敲侧击,但你不能公然、直白地宣称对手一无是处。你要明白,要想赢过他们成功晋升,是要让管理层注意到你有多出色,而不是指出对手有多糟糕。

以下事情绝不能做:

·言语中伤;

·背后使坏;

·诽谤诋毁;

·造谣撒谎(参见“法则48”);

·泄露机密信息,影响对手胜算;

·窃取资料;

·偷窥、刺探或监视对方。

以上都是你不能做的事。那么你可以做些什么?以下是你可以做的事:

·动用一切关系,调查对手实力;

·针对高层需求,强化自身优势;

·强调自身优点,突出个人专长——不能说对手不合格,但务必让高层清楚你绝对够格;

·向高层展示超出他们预期的其他才能,凸显你与对手的差距。

竞争中有一件事绝不能做,就是背后伤人。

法则92 了解升职心理学

假设公司内部出现了一个职位空缺。你非常向往这份工作,它符合你的职业规划,顺便又可以加薪,何乐而不为?你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能力。你觉得自己应该申请一下。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但究竟什么才是决定性因素?评判的标准是什么?

你可能会觉得,一个职位有了空缺,那么只要人们具备了相应条件,都可以胜任。但什么是相应条件呢?噢,我知道你会说以下几点:

·经验;

·能力;

·专业知识。

是不是胜券在握?听上去你也是一个完美人选。但事实恐怕并非如此。有些事情远比你所想象的要复杂。例如,这个职位出现空缺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

·总部要求设立这个职位,但你的经理并不想招人;

·你的经理已经通过非正式渠道确定了人选——这个职位私底下已经有主了;

·该职位裁撤在即,只要暂时找个人补缺,半年之后一并裁员;

·这次招聘就是走个过场——当职的同事提出辞职,但公司最后一定会挽留,现在只是在薪水上牵扯;

·这次招聘就是为了开除某人,他们会把职位交给一个完全不能胜任的员工,然后以此为由将他开除,因为目前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该职位就是总经理为了他的亲信/情人/朋友/亲戚/敲诈者而设。

我并不想泼你冷水,只是希望你知道,即使名义上你是这个职位的不二人选,但他们仍然有一万种理由让你落选,甚至能找出一万种理由不让你应聘。你必须明白这一点。你要研究每次升职机会背后的心理学,事实可能与表象大相径庭。别让自己被表象所蒙蔽。

你要研究每次升职机会背后的心理学,事实可能与表象大相径庭。

法则93 不要泄露太多信息

以下这些事情,最好对任何人都不要轻易泄露:

·你要申请公司内部的新职位;

·你要申请公司外部的新职位;

·你在考虑辞职;

·你在考虑申请加薪;

·你想调换工作时间;

·你是一名法则践行者。

不要向任何人泄露你正在做的事。这看上去有点像自我炫耀——真正的法则践行者从不炫耀任何事,永远保持一颗谦逊的心——还可能招来别人的闲话,我们都清楚这条法则,不是吗?事实是,哪怕你只告诉过一个人,事情也会宣扬开来。因为那个人会告诉他最亲近的朋友,他的朋友又会告诉各自的朋友,以此类推,直到有一天你被老板叫进办公室,当面质问你为何下周一就要离职,而你不过是在食堂偶然和苏珊说了一嘴。一旦你泄露了自己的想法,你就可能面临以下局面:

·被人以讹传讹;

·招来谣言、闲话,授人以柄;

·在竞争中落入下风;

·过早向管理层泄露信息。

你甚至不能自言自语。把想法藏在心里,你就不会错到哪去。你的想法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当你打探消息的时候,如果有人问你原因,你就编个理由搪塞过去。这不叫说谎,而是转移他们的视线。你绝不说谎,但你可以谨慎行事、迂回前进、别出心裁、不走寻常路,让别人摸不透你的心思。

假如有人直接问你是否在申请某个职位,你可以轻描淡写地回答:“噢,想想而已。”谁知道这表示申请了还是没有?记住绝不说谎,如果你确实在申请,就不要硬说“没有”,否则真相一旦来临,你就会被戳穿。

把想法藏在心里,你就不会错到哪去。

法则94 不要对别人明褒暗贬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发自内心,真诚坦荡。除非你发自内心,否则就别去赞美别人。当然,你可以表面上夸赞一个人,实际上却阴险地给他下个绊子,这样的打击方式的确很简单。你也许觉得这样做很聪明,其实不然。你的把戏会被人一眼看穿,然后你就会被永远打上了“浅薄、恶毒、冷血”的标签。切记,不说好话就闭嘴。也许你认为你可以用花言巧语来包装你的那些坏话,但其实你做不到。以下这些言论要坚决禁止。

·“噢,我觉得比尔太特别了,他是个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跳出框框,有创意,又会随性发挥。”

而你真正要说的是:比尔是匹独狼,还有点精神问题,让他组织个小茶话会都不放心,更别说把整个部门交给他了。

·“比尔是个意志坚定的人。他从不计较成本,追求细节完美。他的决心非常人所及。他看重的是结果,无论过程如何。我很欣赏他不仅能看到一个项目的商业价值,还能看到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用。”

而你真正要说的是:他连自己的钱都管不好,更不要说公司的钱了。

·“比尔真是个会玩的年轻人。他知道如何放松和享受。我很崇拜他的酒量,像他这样能喝的人还真不多。他特别无拘无束,充满青春活力。”

而你真正要说的是:比尔是个酒鬼,野性难驯,不能把员工托付给他管理,他的心智还停留在青少年阶段。

·“我们不能把比尔留在办公室里。他太生龙活虎了。我们的办公室这么小,还不够他蹦跶的。我好羡慕他。每次我坐在这儿处理文案,都能听见他在外面和客户聊天、联络感情,真是太会营销了。”

而你真正要说的是:比尔的文案工作一塌糊涂。

不要给自己下这样的套,你的上级会一眼看穿。如果他们为人正直,就不会欣赏这样的行为。

也许你认为你可以用花言巧语来包装你的那些坏话,但其实你做不到。

法则95 抓住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在日常单调的工作中,不时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这些紧急情况或是受人关注的时刻,就是你职业生涯腾飞的机会。这些机会包括以下几条:

·面试的初选阶段;

·你上班的第一天;

·组织一次汇报;

·组织一次展会;

·主持一场重要会议;

·负责员工培训;

·处理一次危机;

·与工会谈判;

·参加健康和安全委员会会议;

·担任首席助理;

·组织专业团队;

·负责高官、名人或显贵的来访安排;

·编辑内部刊物;

·与媒体打交道;

·负责办公室的搬迁。

很多人在面临上述这些情况时会陷入沮丧和惶恐。“噢,不要,”他们会抱怨,“今年我可不想再去参加NEC的展会了。为什么又是我?天啊,为什么?”

而你不会,因为知道这条法则——这是一次职业生涯腾飞的机会,你正好借此大放异彩。世上没有糟糕的工作,只有糟糕的态度。

你要想尽一切办法,更加出色、新颖、顺利、高效地完成这类工作,并且要认识到,这是你展现能力的绝佳机会。

世上没有糟糕的工作,只有糟糕的态度。

法则96 获得同事的友谊和认同

只要你严格遵循本书中的法则,你就可以做一个百分百的好人,讨人喜欢、自信笃定、心智成熟又不失风趣。但如果想要晋升,你需要得到同事的支持,获得他们的友谊和认同。否则,等着你的可能就是陷害排挤、诋毁打压乃至扫地出门。问题在于,你一面想尽办法往上爬,想要成为他们的上级,一面又如何赢得他们的友谊和认同呢?

你必须和他们打成一片,但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你既要和羊群一起逃跑,也要和狼群一道狩猎。你既是“他们中的一分子”,也是领导层的预备军。

你可以和同事进行正常的社交,但别失了分寸、喝到大醉、乱搞男女关系或是卷进一堆麻烦里。你可以跟他们说笑,但别和他们一起度假。你可以倾听他们的烦恼,但别去开解他们说这些事都无关紧要。你可以在他们焦虑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鼓励,但你自己必须保持冷静。你是他们的朋友、伙伴,同时也是他们的保护者。你得听他们发牢骚,听他们抱怨管理层和主管,但不要泄露你的真实身份——你最终会成为下一个主管。

你要在工作中帮助他们,让他们对你产生依赖。你得同时扮演好外交家、调解人、裁判、朋友和神父的角色。你要用自己的亲切和友好去赢得大家的爱戴。

你要成为他们的力量支柱、他们的依靠、他们的密友。你要让他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如果没有你,他们的人生会变得灰暗无聊。你要成为团队的核心和灵魂,你既是团队的缔造者,也是为团队解决麻烦的人。

要做到这些很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如果你和同事的关系能达到这种程度,那么他们一定愿意推你一把,让你成为他们的上级,跟随你的引领。而你,也因此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法则践行者。

你可以跟他们说笑,但别和他们一起度假。

法则97 勇于打破陈规

生活不会一直按照某种程式平稳进展,有时也会有意外事件发生。真正的法则践行者具备足够的信心、理智,他们沉着镇定,可以识别出这种时刻,并勇于打破陈规。

我遇到过许多杰出而坚定的法则践行者,他们一开始都是严格按照法则行事。在开始阶段,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毕竟,另外一种可能是你过于自信,认为“我肯定能做到”,而事实却不尽然。没有人能够轻松应对所有的状况。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但这并不代表那很容易做到,有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何去何从。

所以在开始阶段,你应该严肃对待每一条法则,将其作为行事的依据。但当你越来越驾轻就熟,当这些法则已经成为你本能的一部分时,你就可以慢慢放松了。很多法则会变成你的下意识反应,你甚至无需思考。当你达到这种境界时,你就会发现在某些时候,仅仅是某些时候,其中的某一条法则其实并不适用。

当然你不能因为自己不愿去遵守某一条法则,就劝自己说这条法则并不适用。你必须保持清醒和客观。但当你的本能告诉你:是时候打破陈规了,你就该放手去做。

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少遇到需要打破陈规的情况。这不是每一天,甚至不是每一周会发生的情况(至少不会故意为之——当然,我不是完人,我常常回顾自己一天的工作,深感有些事可以处理得更好)。但我的确偶尔会打破某条法则。例如,法则践行者绝不在公开场合故意贬低他人,但我曾经两次打破这条法则,因为我看不得弱者受欺凌,我很高兴自己能挺身而出。

听着,最重要的是你的直觉。严格遵循这些法则,直到他们在你脑海中根深蒂固,成为你本能的一部分,然后你只要相信自己的本能即可。如果你时不时地回顾这些法则(不仅是本书中的法则,还有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其他法则),确保自己没有遗忘或是误解,并努力去理解那些难懂的部分,那么终有一天,你可以完全信赖自己的本能,它能为你提供的指导会胜过任何一本法则秘籍。

严格遵循这些法则,直到他们在你脑海中根深蒂固,成为你本能的一部分,然后你只要相信自己的本能即可。

第一时间更新《极简工作法则》最新章节。

相关阅读

长眠不醒

雷蒙德·钱德勒

终身失忆人

卢克·迪特里希

康沃尔海岸疑案

约翰·布德

规划最好的一年

迈克尔・海亚特

被讨厌的勇气

古贺史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