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权力法则
掌握了极简工作法则,你就可以进阶到权力法则了。我们先把基础打好,有了这些方法,你的职场生涯自然一路直上。本篇法则能帮助你建立权威,人们会聆听你的讲话,遵循你的指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必须了解这些法则。
先别急——我们都是法则践行者。我们追求的不是支配宇宙、操纵万物的至高权力,我们也不愿踩着别人往上爬,把成功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我们的目标再平实不过:在我们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适当而且明智的时候,我们还要保证自己有能力做到。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踩着自己的脚印,而不是别人的肩膀到达职业顶峰。我们只要确保这一路不会因为缺乏指引而迷惘,也不用奋力挣扎才能让他人能听到我们的呐喊。
所以我写了这篇“权力法则”,它们能让人们听见你的声音、助你赢得赞誉、认可和追随。妥善运用它们吧。
法则98 知识就是力量
每当人们提出自以为正确的主张时,总会碰到更大的权威。正如你发现的那样,问题在于很多时候人们自以为正确的事情其实是错误的。所以一旦你表现出对自己的观点、计划和决定深信不疑,而事实上别人又能看出你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正确,他们眼中的你就成了一个狂热分子。你只会令更多的人注意到你的错误。
我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有一天我朋友在他父亲的书房里找东西,无意间瞥见了书桌上父亲写到一半的布道词。他饶有兴致地发现(还高兴地在朋友间传阅)父亲在页边的空白处写道:“你越大声,你说出的话就越无力。”的确如此——只有在论点不够坚固的时候,你才会激动地想要说服别人。
真正的强者从来都不会情绪激动,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观点无懈可击。他们如何得知?因为他们事先做了充分的研究,检查了所有的事实,准备好了全部的论据,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说服的对象。他们知道谁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是什么,并且准备好了相应的回击,所以他们能够做到处变不惊,让事实自己说话。
真正的权力看上去毫不费力。是的,这需要大量前期工作的投入,但如果你看起来就是一副焦虑、惊慌、情绪波动的样子,你就破坏了你在人们心中的权威性。你得看上去无比自信,而不是傲慢或自大(这两种情绪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这样就没有人会质疑你说的话。
那么这种自信从何而来呢?来自你对于全部事实的了如指掌,你知道该如何回应那些质疑你的声音。随着经验的丰富,这一切也会越来越简单。就像我们出版社的那位出色的编辑,她知道什么样的书会受欢迎,什么样的不会。她总是有充分的理由,总是对当下趋势了然于胸,对行业脉搏把握精准,而且随着经验的积累,她似乎拥有了某种敏锐的直觉。过去的这些年,她一直在做正确的决定,所以大家都听她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她懂的比绝大多数人都要多得多。
你不用等到积累完多年经验再开口。你可以坚持阅读、倾听、与人交流,直到你能确定自己懂的和其他人一样多,甚至更多。如果一个会议上只有你对新的法律章程有所了解,并且能够评论两句,你的形象立刻就会权威起来。如果你的“小道消息”能够改变团队的决议,那么团队里谁会是权威?当然是你。
所以,你要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事实和信息,为你的观点做好充分准备,并逐渐积累经验。这样当你沉稳自信地开口发言时,人们就会知道你说的不会有错。
真正的权力看上去毫不费力。
法则99 学会转身离开
你一定懂得怎么砍价,对吧?你报出一个低价,对方也会稍加让步,你再往下压一点,最后你们在中间价成交——假如一切顺利的话。否则对方会拒绝你的最后报价,你只能转身离开,希望他们会追上来告诉你同意成交。当然,这其中的风险就在于对方不会。如果你又傻乎乎地回到店里,对方就知道你的购买欲要高于他的出售欲,你就让对方掌握了主动权。
想要让这套策略奏效,关键在于你必须下定决心转身离开,清楚地知道自己没那么想要这件商品,不会任由对方开价。如果他们没有追过来,你也能愉快地放手。
这种技巧不仅适用于商场和集市,也适用于所有的商务谈判,包括与你的客户和供应商交涉,也适用于要求加薪的场合,还可以用来协调下月的会议上大家各自担任的角色。当然这种谈判不会像集市上砍价那么直白——虽然也可以那么做——但两者的原理是相同的。如果你已经做好了转身离开的准备,你就掌握了主动权。例如,假设你已经想好了,公司若不给你加薪,你就辞职另谋出路,那你就行动吧。不要言语威胁,也不要发脾气,只要按照这个思路去做就好。如果他们同意了你的条件,那么最好不过;如果没有,你也不会不高兴。
注意,这一招只有在你确实已经准备好离开的情形下才会奏效。如若不然,这样做的风险就太大了,假如他们也做好了一拍两散的准备,真的就放你走了呢?你必须保证自己能够承受那样的结果。总而言之,当对方比你更在意协议的达成时,这一招是最管用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把决定权交到了你的手里,所以你必须能够识别这种场合。观察对方释放的信号,保持内心冷静,如果有必要,你可以转身离开。
当然,作为一名法则践行者,你在离开的时候不能流露出轻蔑、傲慢或恫吓的表情。你只是安静地离开,礼貌地告诉他们,桌上的这份协议无法打动你,你很遗憾,但你仍然感谢他们抽出的宝贵时间。微笑、握手,然后离开。
现在难题已经踢给了他们。无论他们的决定是什么,你都乐于接受。最好的情况是他们重新加码,提出一些值得考虑的条件,但如果他们没有这么做,也不要紧。你可以重新找一份工作,换一家供应商,放弃这份销售合同,或者在会议上担任回原来的角色。
无论如何你都会发现,在转身离开时体现出的控制力帮你赢得了他人的尊重。这样做很有勇气,也能显现出令人称羡的自信。
当对方比你更在意协议的达成时,这一招是最管用的。
法则100 了解他人
你知道你的核心供应商去年去哪里度假了吗?你知道你的同事之前离职的原因吗?你知道哪些客户有孩子吗?你知道你的上司上次把工作搞砸是什么时候吗?你知道原因吗?你的直线经理最痛恨的事情是什么?如果以上这些问题你全都答得上来,那么你可以给自己颁个奖。
如果你想要让谁对你印象深刻,或想和谁竞争,让谁高兴,同谁签订协议,你都必须尽可能地了解他们。我指的并不仅仅是事实和数字(当然也包括这些),还有他们的好恶。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害怕什么,他们的弱点和长项又是什么。
当然,我们都是法则践行者。我们不会挖掘别人的丑事作为要挟,也不会干敲诈勒索的勾当。这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想要了解打交道的对手,挠到他们的痒处。只有这样,你才能呈交给客户一份他们真正需要的协议,才能在关键时刻帮到你的同事,而不是嘴里说着漂亮话其实根本于事无助。只有这样,你才能拿出一份能够吸引老板眼球的报告,才能说服你的经理采纳你的方案。
一旦了解了他人,你的工作推进起来就会比较容易。我曾经有一位同事,他所在的部门总是配备最新、最炫、最顶尖的设备。这就意味着他们总能发挥出最好的工作效率,他们也因此受到公司表彰。有一次我问他,既然他的上司如此注重规避风险,他是怎么说服她购买这些尚未在其他部门进行过测试的设备的。他悄悄告诉我,他的上司很怕落伍,所以每次他想要更新设备的时候,就会反复渲染,让上司觉得如果这次不投入,就会渐渐被其他部门甩开。最后,他成功转变了她的思维模式,让她从内心认同这些先进的软件和设备所带来的服务。换句话说,他运用自己的知识,不仅让自己获益,也让他的上司和整个公司获益。
要想了解别人,你就必须和他们沟通,倾听他们的诉说,从中发掘有用信息。先不要妄加评论。学会通过提问的方式,找出他们真正的忠诚、忧虑、热情、恐惧、满足和兴趣所在。
这样做既能造福他人,也能让自己受益。一旦你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你就可以为他们量身定制。你会赢得别人的尊敬,你的签单成功率会大幅上升,而同事们也会对你刮目相看。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做既能造福他人,也能让自己受益。
法则101 树立影响力
人们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如果你各方面的表现都无懈可击,那么你就是人们眼中的那个人,你就能成为具有影响的人。
我想起自己21岁时做过的一份工作。那时我需要把一些比我更年长、更资深的人组织起来,让他们听从指挥。有一天我和其中一位成员聊天,无意间提到了我的年纪。他很震惊,不敢相信我竟然如此年轻。他以为我至少已经30岁出头了。我和他说:“多谢了,我看起来真那么老吗?”他回答道:“其实并没有。只是你身上有股威严劲,让我觉得你不小了。”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大家都会听我建议的原因,这件事也教给我一条非常有用的法则。
你一定会问,那么什么事才能让你树立影响力?其实我们已经在“极简工作法则”中提到过一些,但说到底还是要让人觉得你有自信,哪里都是你的主场。无论你内心如何波动,脸上都要充满信心。勤加练习,效果会越来越好,很快你就会成为一名真正自信和权威的人。一开始你会发现你在日常工作中更有自信了,假以时日,你会发现即便在富有挑战性的场合——如约见客户、向高层汇报、公开演讲等,你也一样充满信心。
之前我们已经说过,要笑容完美、握手坚定、步伐自信等,但情绪也很重要。保持乐观——你可以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你不能显露出来。想一想,你总不会比一国之君的权力更大吧,但你什么时候看到过英国女王不高兴呢?没有,对不对?她一定也会有心情低落的时候,但她表现出来了吗?当然没有。所以要向女王学习,永远保持乐观。
你的声音也必须充满自信,如果有必要,你可以多加练习。语速不要太快,但要掷地有声。你的用词也很重要。避免使用征询式的口头语,如“你觉不觉得”或者“你知道我的意思吗”这类表达。同样,学会直接陈述事实,不要在前面加一个“我认为”,或者更糟糕的(在工作场合)“我感觉”。你不是“认为”这些事实与方案相关,而是“知道”它们相关,所以直接陈述即可。
观察一下周围的人。想想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具有的气质,研究一下为什么这些人会留给你这种印象。然后对照自己,哪些习惯可以强化,哪些必须戒除。也许在你还没意识到之前,大家已经信服于你了。
你可以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你不能显露出来。
法则102 做个受欢迎的人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我们都愿意找自己喜欢,而不是自己讨厌的人帮忙。我们都愿意帮助自己喜欢的人,而不是那些整日牢骚满腹的同事或从来不说“谢谢”的上级。我们更在意喜欢的人怎么看待我们——我们更愿意被我们喜欢的人所喜欢——不愿和这些人发生争吵或令他们失望。我们总想向那些受欢迎的人看齐,而不是向那些惹人讨厌的人看齐。
这一切都表示,如果你讨人喜欢,人们就会倾向于用以下方式对待你:
·尊敬你;
·赞同你;
·听从你的指令;
·对你说“好”;
·支持你。
换句话说,他们愿意赋予你更多的权力。和他们所厌恶的人相比,他们更愿意追随你的领导。
记住,权力需要妥善运用、小心安放。不能欺骗他人的善意,因为最终总会被发现,而你会失去人们的喜爱,所以这种行为既不道德,也没什么好处。你不能等到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才去施展魅力,事成之后又换一副面孔。且不说你有没有这个手段,就算你真的心计深沉,也多半没有好结果。
你得一如既往地做受欢迎的人,细水长流。只有这样,每次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人们才会乐意伸出援手。我知道这听上去有点像耍弄权术,但只要你依照法则行事,你就会发自内心地想要表达对人的善意。所以,一切都只取决于你想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受欢迎?很简单。首先你必须放下伪装,学会自然,做自己,保持开放的心态,养成一些好习惯,改掉一些坏习惯。哪些习惯要养成?待人友善、见到别人主动问候、赞赏他人的贡献、表达谢意、对大家一视同仁、关心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沟通、情绪稳定。很简单,不是吗?这些都是从小母亲一直教导你要做到的事。
有些习惯要改掉,如发牢骚、情绪失控、蔑视下级、剽窃他人灵感、议论是非,以及其他那些别人身上你不喜欢的特质。无论你生性害羞还是外向、紧张还是自信,这些要求都很容易达成,因为它们只是行为规范,而非性格特点。人人都能做到。
如果人们喜欢你,他们就愿意赋予你更多的权力。
法则103 认识自我
我从事过很多工作,但从本质上说,我一直都是个作家。不是那种杰出的文学创作家,只是一个对写作充满热情的人。我写作不全都是为了赚钱,或为了写给别人看——这些都不重要。在我的记忆里,写作就是我从不厌倦的爱好。
当然我还做过很多其他工作,其中有一些很不错,也有些很糟糕、很枯燥、没有成就感。但即便在从事一份我极为厌恶的工作时,我也清楚地知道真正的我不只是一个小文员,一名财务经理或其他什么头衔。在内心深处,我是一名作家。因为我深知这一点,所以无论在工作中遭遇什么挫折都不重要。我的老板们无法深入我的内心,剥夺我写作的热情。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我有这样的一面,没有触及到真正的我。
这给了我力量,因为我知道自己是谁,没有人能够改变。我不会绝望,也不会害怕,我就是我。无论在工作中有什么样的糟糕经历,我都会继续做自己,因为这份工作并不能定义我的全部。
有的人一旦失去工作,也就失去了自我。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在退休后没多久就离开人世的原因——工作给了他们人生的目标,定义了他们的存在,所以一旦没有了工作,他们就不知道如何自处。你可以对工作怀抱极高的热情,但你无须把自己变成工作的一部分,要学会全身而退。保留一个工作之外的自我并不意味着你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员工。
你不一定要当作家,你可以当个园丁、古董车收藏家、孩子的家长、老师或派对狂人。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是谁,你都要抓住内心深处那个真正的自我。即便你再热爱自己的工作,也难免会遭遇挫折。但如果你能将自我从工作中分离出来,它们就无法对你造成伤害。当你离开工作后,你依然是你,那么你就具备了超乎寻常的力量。这种力量会吸引人们的目光,即使他们不知道它来自何处。
这种力量源自你对自我的接纳和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会获得这种力量,但如果你不能牢牢抓住,它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当你离开工作后,你依然是你,那么你就具备了超乎寻常的力量。
法则104 工作出类拔萃
我曾经参与的一个项目突然很被看好,公司高层想要大规模施行,于是招了一批新人进来。由于我一开始就在项目中担任要职、公司很希望我能把项目推进下去,并确保这次全面施行的顺利开展。当时我和公司的合同即将到期,所以他们又为我拟定了一份新合约,好让我留下来工作。但由于一切都发生的太突然,所以当他们还在确认合同细节的时候,我们的项目已经全面启动了。
等我拿到合同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想要我为这个项目多干一整年,但我当时只打算再待几个月,等一切上了轨道就离开——我想做些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我把想法告诉了他们,他们和我说,合同一年一签是公司的制度,没有商量的余地。但我知道在这个紧要关头他们离不开我,因为项目中的有些事情只有我才清楚。所以我(礼貌地)拒绝签字,除非他们愿意通融,和我签一份开放式的合同。后来怎么样呢?他们接受了我的要求,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其他选择。
我们都知道地球离了谁都一样转,但有时候少了你就是不行。你越是不可或缺,别人就越得接受你的条件,因为他们不能失去你的热心、合作和参与。不是因为你很重要、很资深,只是因为你很擅长这份工作。
这也是权力法则之一。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你就能获得权力。当你工作得越来越出色,你得到的权力也会越来越大。你不必遮掩,不必隐瞒自己的工作诀窍。虽然这种隐瞒策略一样能为你赢得权力,但代价太高。你会失去同事的信任和合作;你会被打上“腹黑”的标签,不复之前的阳光形象。不,你不必如此。事情没有那么复杂。
仔细观察一下你的周围,那些被公司重用的人,是不是得到了他们想要的资源,从而把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人们会听从他们的指令。所以,你也要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就这么简单。
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你就能获得权力。
法则105 赢取他人支持
设想一下,如果你希望公司批准你的方案,或者想要争取更多的部门经费,又或者有人从中作梗,不想让你参与某个项目,要想达成自己的目标,你就应该——而且必须——准备好充足的理由,冷静而流畅地证明你的主张。但无论你的理由多么令人信服、事前准备有多么充分,你依然只是一个人,
如果有更多的人呢?如果有两三个人支持你,你的胜算就大得多。别那么保守,想一想,如果有五个、六个,甚至更多人会怎么样?所以你必须去争取他们的支持。支持你的人越多,你的主张就越有分量。对管理层还有你的同事来说,否决某一个人的提议比否决一群人要容易得多。
首先要找出那些你想争取的人。谁的话在大家心中有分量?如果你能说服这类人,他们就会帮你搞定剩下的事情。所以,你先要瞄准那些受人追随的引领者以及备受尊敬的思想者,努力争取他们的支持。他们不仅能帮你召集到不少拥护者,而且他们的意见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有些人很容易被说服:软弱的人、耳根子软的人、因为你的青睐而感到受宠若惊的人,还有那些习惯追随不愿出头的人。你也要努力争取这些人的支持。多多益善,有更多的人支持你总归是件好事。但这不仅仅是个数字游戏。拥有两位有影响力的、备受尊敬的同事的支持,要远远胜过一群初出茅庐的愣头青的鼓噪。质量永远高于数量。
好了,你已经锁定了想要争取的对象。现在你得遵从相关法则来赢得他们的支持。了解他们的动机;找到能让他们支持你的筹码——不要以为能用同一个筹码打动所有人。也许这样会对他们部门有好处,也许对他们个人有好处,也许能建立一个很好的先例,也许能帮他们摆脱一个难缠的同事,也许能为他们自己的提案扫清道路,也许能为他们赢来一次露脸的机会,让他们面子上好看。又或者这样做对他们没有损失,他们只是纯粹被你说服了。你的责任就是找到让每个人支持你的理由,然后以此来打动他们,必要时可以微妙措辞,也可以开诚布公。一旦得到这些人的支持,你所调动起的合力就能对决策者产生重大影响。
质量永远高于数量。
法则106 控制情绪
我在第一条法则里提到过这个话题,但它应该被单独拿出来。想要更强大,想要成为公司的推动力量,你就必须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思考该如何实现它。你得有一个清楚的规划。人们能够分辨出你对自己的观点究竟是坚定不移,还是踌躇不决。只有让他们觉得你对自己怀抱坚定的信念,他们才会选择支持你。
人们对你的看法与你是否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密切相关。而一旦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失去对你的信心。工作中尤其如此,因为工作中发生的一些矛盾通常都不关乎情感。你可以对你的搭档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讨厌去海边度假,我就是不喜欢。”但是在工作中,你就得列举一些临床的、理性的事实或案例,再加上成本核算和相应预测,来支持你的观点。所以,工作中容不得情绪化。
如果你在争论时明显流露出愤怒、烦躁、焦虑或其他情绪,人们就会认为:第一,你的观点建立在情感而非事实的基础上;第二,你缺乏有力的证据,否则你会更加自信。换言之,你越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越不让人看出自己的感受,你就显得越有力量、越让人信服。我知道有时候出于某种原因,你会对某项工作投入大量的情感。这样做没有问题,只是别让他人看出来。
你一定见过一些人在会场上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给人的观感很不好。其实只要其中一个人说一句“我可能一开始没有表述清楚”,双方都能顾全体面,比这样对戗要好得多。
如果你想在谈判和讨论中树立一个自信、沉稳、权威的形象,你就应该在平时也保持这个样子。当你早晨出现在办公室的咖啡机旁,当团队开始分派一天的工作,不要一脸的冷漠僵硬——这只会令你不受欢迎。你可以适当表达出一些情绪,有时候加入一点激情会更有说服力,但切记,是你在控制情绪,别让它控制了你。
要知道,有些人相当敏感——你可能在无意间就惹毛了他们。请你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做一个随和、“迟钝”、乐观、自制的人。
只有让他们觉得你对自己怀抱坚定的信念,他们才会选择支持你。
法则107 不要拱手相让
如果你遵守了以上全部的法则,也获得了真正的力量和权威,却还要拱手相让,那么又有什么意义。可令人惊讶的是,很多人都在这么做——即使他们曾经规划,希望拥有这一切。
他们做了什么?他们请求、期待或允许别人替他们打理自己的事情。他们不愿对自己和自己的决定承担责任。这就好像你让你的母亲帮你洗衣服——你破坏了自己的权威。如果你想要维系自己的权力和他人对你的尊重,你就必须自己做出决定,并且坚持到底。你必须自己完成工作。虽然一个优秀的经理人能够代劳,但有些任务还是需要你亲自完成。你很清楚别人的想法。你必须承认犯下的错误,而不是找借口。你必须独立思考——你可以征求他人的意见,但不能指望他们代替你思考。你要站在领导者的层面上看待问题,而不是盲目听从他们的指示。
换句话说,你的言行举止必须像个成年人,一个负责、坚强、有权威的成年人,而不是一个软蛋,一个唯唯诺诺、傻里傻气、不可依靠、惊慌失措的小孩,这些都不是强者的特质。把自己的错误怪罪在别人身上很容易,但这样做只会让你的缺点暴露无遗。听好,如果你上班已经迟到得离谱,还在不断抱怨不是你的原因,只是别人打扰了你、别的事儿耽搁了你……那么你只会让人们注意到你迟到的事实,而且听上去你非常在意,一味要撇清自己的责任。人们会怎么想?我来告诉你。他们会觉得既然所有人都能按时上班,你为什么就不能早起五分钟,和大家一样不迟到呢?
那么,如果你真的迟到了,应该怎么做呢?你内心要明白,如果能再多给你一点时间,这一切就不会发生。接着你走进办公区域,直接进入主题:“抱歉我迟到了。我们开始吧……”不觉得这样听上去很有权威吗?当然,如果你遵循法则行事,迟到不会成为惯例——任何错误犯一次就好。但当这类情况发生时,你就必须负起责任,然后继续工作。在你承担起杂务、责难、后果和决策的同时,你也在积蓄你的力量。
你的言行举止必须像个成年人。
第一时间更新《极简工作法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