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人生难题

束缚人类的三种联系引发了人生的三大问题,这三个问题都不能被单独处理,在解决其中任何一个问题之前都必须先让其他两个问题得以解决。第一种联系产生职业问题。我们在这个地球上,依赖着土地、矿物、空气、水等物质而生存,所以解决地球带给我们的问题就成了我们人生中的重要一课。一直到今天,我们都无法使这一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在某一段时期内,这些问题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解决,然而它们仍然急需发展和改进。

要想解决好我们的职业问题,必须先处理好另一个问题——人际交往的问题。联系人类的第二个因素就是要承认这样的事实:我们都是人类中的一员,要想生存就必须和他人发生联系。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存在,那他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与现在将有很大不同。但是,我们必须联想到其他人的利益,要使自己适应他人、关爱他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形成友谊、培养责任感并与他人合作。如果人际交往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就更容易解决职业问题了。

由于人类知道了如何合作,才有了分工的意识,这也是人类幸福的一大前提。如果人们只想凭一己之力在自己的土地上谋生,从不想与人合作,也不吸取前人合作的经验,那么生命要想得到维持将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只有我们懂得了分工劳动,才能让我们的各种技能得到培养,并学会组合。如此,这些不同能力的组合就成为为人类谋取利益的方式,它既可保障人类的安全,也可为更多成员提供工作的机会。当然,我们并不能说这种合作的结果已经很令人满意,并且分工也仍然没有达到完美的境地。但是,要想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就必须以分工劳动为前提,然后将自己的力量贡献出来,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生活中的一些人并没有将工作看成人生中的一个问题,而是对此不闻不问。他们要么赋闲在家,要么就是只做一些与大众关注的工作毫不相干的事情。但是,他们虽然不想参加到工作当中,却总在乞求他人的帮助。他们总是以各种方式去索取别人的劳动成果,自己却不付出分毫。那些被宠坏的孩子就总是抱有这样的人生态度,他们无论何时,只要遇到困难就会要求他人帮助,他们从不自己解决问题,正是这种被惯坏的孩子将人类合作的因素搞乱了,并且将自己的负担压在了他人身上。

人类的第三种联系就是我们的性别问题。在延续人类的过程中我们所占的地位与我们对异性的看法和以自己性别付诸实践的程度有关。两性问题同样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和其他两个问题一样。要想让我们的爱情和婚姻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促进我们更好地发展的职业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与他人的友好相处也是必需的。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如今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一夫一妻制。对待爱情和婚姻的人生态度可以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合作精神体现出来。

这三个问题都是互相影响的,从来不会孤立存在。只要其中的一个问题得到了解决,那么定会有助于其他两个问题的处理。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说: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而这个问题则是人类必须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繁衍生息。

有时,某些职业可以为人们避免与人交往和步入爱情提供一些托词。在如今这个现代化的社会中,有一些人常常以忙碌为借口让自己远离爱情和与人交往,这也成为他们婚姻失败后的托词。一个对工作几近痴狂的男人总会这样想:“我没有精力和时间用在自己的爱情上,所以对于婚姻的不幸我不应负任何责任。”神经官能症患者也常常以此为借口逃脱自己的婚姻和人际关系。他们几乎不和异性相处,对别人也从不感兴趣,只知道整天埋头于工作之中。他们不管白天晚上,满脑子都是工作、工作,他们把自己搞得高度紧张。所以在这种紧张情绪之下,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一些神经官能症的症状,比如胃痉挛。而这些疾病随后便会成为他们避免社交和婚姻的另一借口。有些人总是在不断地更换工作,他们总是没有确切的定位,总认为还有更适合自己的工作,结果他们只能是一事无成。

早期培养

家庭和学校影响

对孩子的职业兴趣有着最初影响的人便是母亲。孩子在四五岁时对职业的认识,将对他以后的事业发展方向有着决定性作用。如果有人问到我关于就业的问题,我都会问他们小时候的梦想及那时最感兴趣的事情。那一段时间的记忆有很大的用处,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是怎样的,他的理想和人生目标也会得到显现。之后,我还会讲到关于最初记忆的重要性。

学校是培养孩子兴趣的第二因素,如今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职业方面的培训,他们会让学生在学校中锻炼动手、动脑和观察能力,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这种培训和教授知识是同等重要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孩子所学的科目对他们的影响同样很大。虽然有些社会上的人士总是说,我已经将在学校中学习的拉丁文或法文忘掉了,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否认教授这些课程的必要性。通过以前所讲的,我们会发现这些课程可以让我们的兴趣得到发展。如今,那些新式的学校很注重技能的培训和手工技能的锻炼,这样既可让孩子亲身实践,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纠正潜在错误

有这样一些人,认为任何工作都不会令他满意。他们要的其实并不是工作,而是一种安逸,一种享受。因为认为自己的人生中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也从来不想着去面对问题。他们都是些被宠坏的孩子,生活中只祈求别人的帮助。

还有一些孩子根本不想领导他人,而是时时想跟随他人,他寻找到这个领导者后,就会甘愿服从与他。这样的习惯是没有益处的,如果能让这种人顺从的性格得到遏制,我会深感欣慰的。但是如果这种习惯在童年时期得不到改变,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定不能担当领导者的角色,他们只能是一个处处受制于人的小员工,总是顺从他人。

懒惰、邋遢和散漫的习惯同样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当我们看到孩子总是在逃避困难时,就要用科学的方法找出其原因,并帮他们改正。假如我们生活在一个无须工作便可得到一切的星球上,那么懒惰定会是一种好的习惯,而勤奋反而会成为多此一举的行为。但是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事实表明,我们不得不努力工作,加紧合作,奉献自我,这才是最合乎常理的答案。人们对这一点的理解一般都是通过感觉来认定的,下面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天才与早期努力

在那些卓越的人身上我们更能明显地看出早期培养的好处,并且,对卓越人才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这一问题。只有那些为公共利益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才会被我们称为天才或人才,而没有一个人称那些没有一点作为的人为天才。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我们人类共同合作的结果,而那些卓越之人只是将文明的水平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在《荷马史诗》中作者只提到了三种颜色,并且这三种颜色可以将所有颜色区分开来。其实,那时的人们也早已注意到各种颜色的色彩差异,但是他们却以为这种区别不值一提,所以并没有赋予它们一个合适的名字。那么是谁对它们进行了区分,并给予了它们一个代名词?显然,是那些画家和艺术家们。作曲家让我们的听觉得到了提高,让我们懂得了怎样去欣赏音乐。如今我们不会再像我们的祖先那样只会发出沙哑的声音,而是可以哼出动听的乐曲,这些不得不说是作曲家的功劳,是他们滋润了我们的灵魂,训练了我们的听觉和发音。是谁让我们的感情变得丰富,言谈变得文雅,思维变得敏捷?是诗人。他们让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且使我们在任何场合都可适当地运用。

不可置疑,卓越之人的合作精神最强。虽然在他们的言谈举止和为人处事中我们不能看出他们的合作精神,但是从其一生成就来看,其合作精神就会显露出来。与他们合作并不简单,因为他们所走的路途充满了艰难坎坷。他们走向这条道路的时候,常常会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残缺。如果纵观那些杰出的人物,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几乎都有着身体的缺陷,然而即使他们有着先天的不足,也仍然靠着自己的奋力拼搏克服着种种困难。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他们年纪轻轻就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兴趣,并且从小就刻苦勤奋,永不停歇。他们将自己锻炼得机智敏捷,让自己去接触并了解世上的各种问题。我们通过对他们早期训练的了解,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的卓越是后天培养的,而非天生的遗传或先辈的恩赐。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劳动成果。

培养人才

儿时的勤奋会为日后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在独处的时候开始为自己的布娃娃缝制帽子,我们看到后开始夸奖她缝得很漂亮,并且告诉她怎样会让帽子看起来更漂亮,在你的鼓励下,她以后就会慢慢提高自己的手艺。但是如果你在看到她缝制帽子的时候说:“赶快将针放下,否则会伤害到你的。你根本不用自己去做,你想要的话我会给你买一顶很漂亮的。”然后她肯定会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如果我们继续观察这两个女孩的日后发展,我们就会知道,第一个女孩的手工艺会越来越好,并对劳动很感兴趣;而第二个女孩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因为她认为只要是买的东西都会比她做的好。

童年志向

如果一个孩子在儿童时期就为自己的未来定下了准确的目标,那么他的成长会更加顺利。当我们问孩子长大之后做什么的时候,总会听到一些远大的志向。但是,他们在回答的时候一般都是没有经过任何考虑的,比如他们说自己想当飞行员或火车司机,却不知道选择这些职业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找到孩子立下此志向的原因,发现他们努力的方向、立此志向的动力,他们的具体目标,以及他们为什么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其实他们的回答只能说明在他们心中这种职业是最有成就感的,然而我们可以通过这一职业来从其他方面帮他们寻求成就感。

孩子在12岁~14岁的时候,对于人生的目标会有更明确地认识,可是如果此时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不得不说很遗憾。没有明确的目标,并不是说他们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他们也许是有志向的,但只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尽力了解他的主要兴趣和他所接受过的训练。有些孩子即使已经16岁了,已经高中毕业,也仍不知道自己要从事怎样的职业。这些孩子往往在学校的成绩很优秀,却不知道下一步的人生道路该怎么走。这些孩子并不缺乏抱负,但是缺少合作精神。在分工劳动中他们并不知道该如何给自己定位,更不知道实现理想的方法。

所以,早一点让孩子给未来职业一个定位还是有益处的。在课上我经常问孩子们这个问题,所以他们不得不细心考虑,并且也避免了他们敷衍了事或不知所措。除此之外,我也会问他们选择这一职业的原因,他们也会实事求是地回答。从他们对职业的选择中,我可以看到他们人生的态度。他们还会说出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和他们心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我们有必要让他们去选择在它们心中有价值的工作,因为任何工作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大家作出自己的贡献,那么他就是一个栋梁之才。而他们的责任则是让自己得到锻炼,自强自立,在分工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目标。

大多数人在成年之后的兴趣仍然受到四五岁时目标的影响,但是往往由于父母的压力和经济所迫,不得不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职业。这也是一种早期影响的表现。

早期记忆

在给一个人提供就业指导的时候,他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一个人的最初记忆中,如果对与视觉相关的事物感兴趣,那么他此时就需要从事与视觉相关的职业。如果某人说他对人们的谈话和风铃的声音很敏感,那就说明他的听觉很敏感,那么与音乐相关的职业也许更适合他。有些孩子也许还会说起关于运动的印象比较深刻,此类孩子常常比较好动,那么关于体力的或者出外旅游的职业也许更适合他。

角色扮演

我们如果对孩子们的行为进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此时正在为以后所从事的职业奠定基础。有很多孩子很喜欢技术或者机械,如果让他们朝此方向发展,定会对以后的职业有所帮助。在孩子所玩的游戏中,我们也可看出他们的兴趣所在。比如,长大后想当老师的孩子,常常会把一群孩子聚集在一起,模仿老师教学的样子。

那些想成为妈妈的小女孩常常拿着布娃娃玩耍,从而让自己对婴儿产生兴趣。我们应该支持她们的这种做法。也许有人认为,和布娃娃在一起会让孩子脱离现实,其实,她们此时正在培养自己履行一个母亲的职责。在儿时培养这种兴趣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一旦错过了合适的年龄,就无法再提起她们的此种兴趣。

我在这里将再次提到女人对人类生命所做的贡献,母亲的功劳是可以肆意进行夸奖的。如果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十分关心,极力将孩子培养成社会的栋梁,并且帮助孩子寻找他们的兴趣所在,让他们懂得与人合作,那么这位母亲就是功德无量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母亲的角色是无关紧要的,并且认为她们所做的事也是毫无意义的。母亲所付出的一切常常是不能直接得到回报的,并且一个专职的母亲在经济上还要依靠他人。但是,一个成功的家庭是需要父母双方共同付出的,不管作为专职母亲还是职业女性,她们和丈夫的重要性都是平等的。

影响择业的因素

当孩子们在儿时的时候目睹过有人突然患病或者死亡,他们就会对这些事心有余悸。他们想长大后成为医生或者护士。此时,我们应该鼓励他们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因为据我所知,那些对自己的职业很满意的医生在儿时就已经对这一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时,对死亡的惧怕也会让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去加以弥补。比如,他们会通过艺术类或文学类的创作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也可能成为宗教徒。

在孩子心中,最普遍的一种目标常常是胜过家庭中的某个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这样的目标价值非凡,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事例。并且,如果孩子想让自己的成就超越自己的父母,父母的经验就会为其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如果父亲是警察,孩子也许想成为法官或律师。如果父亲是医院的职员,孩子也许想成为医生或者大夫。如果父亲是老师,孩子可能想成为教授。

如果一个家庭对金钱的重视程度超过其他,那么孩子很可能会以挣钱的多少来衡量所从事职业的高低。这种错误极其严重,因为这样无法使孩子形成为人类奉献的价值观。如果在孩子心中认为钱才是最至高无上的,那么他们就会抛弃与他人的合作,只谋求自己的利益。如果他把钱作为自己唯一目的的话,那么利用一些不法手段去取得钱财也就不足为怪了。假使他们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心中还稍微留有一些责任感,当他们变得富有时,对社会和他人也不会有多大益处。在如今这个复杂的社会中,以不法手段走上“致富之路”的人很多。有时,一条犯罪的道路从某些方面来讲竟然成为了“成功之路”。我们并不能肯定有着正确人生态度的人一定会成功,但是我却相信,他们永远精神焕发,自强不息。

解决之道

要想解决儿童问题,我们首先要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只有作好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帮助和鼓励他们。当年轻人不知自己如何选择职业和中年人在职场不顺时,我们就需要帮助他们找到他们的兴趣,并真诚地为他们提出建议,给他们以正确地指导。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失业人数的增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可见我们所处的环境并不利于我们精神的提升。所以,我想只要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的人都应该消除事业现象,让每个人都得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开办培训学校、技术学校和成人教育来加以改变。很多人失去工作都是因为没有一技之长。这些人从没有对生活和社会产生过兴趣。社会中有许多无所事事或对公共利益不屑一顾的人,只能说他们是社会的一种负担。这些人知道自己没有任何优势,也几乎没有价值可言,这就致使很多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经常走向犯罪的道路,或者成为精神病患者和自杀者。因为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很低,所以他们总是居于人后。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教师和所有注重人类发展进步的人,要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在长大后可以为自己找到正确的位置。

第一时间更新《自卑与超越》最新章节。

相关阅读

人生没有后悔药

约翰·B.伊佐

死神的浮力

伊坂幸太郎

死亡螺旋

松本清张

活出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

什么是什么

戴夫·艾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