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更会写书或者更善于布道,那总会有人找到他的。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约尔从没想过自己能如此自然地在观众面前演讲。他的父亲在休斯敦北部的废弃饲料库里开了一家教堂。约尔大学毕业就回到父亲的教堂里做协助工作。约尔更喜欢待在幕后,在那之后的17年里,他一直坐在摄像机后面,为电视台拍摄和剪辑父亲的布道录像。

约尔的父亲认为自己的儿子可能有某种尚未被发掘的天赋,就努力劝说约尔布一次道。但每次他提起这件事,约尔都婉言拒绝,说自己很内向,更喜欢远离聚光灯。事实上,约尔害怕在公共场合讲话,在教堂发言的时候,他几乎控制不住自己发抖的双手。当约尔面对观众时,会出现舞台恐惧的典型症状——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

但他的父亲还是一直鼓励他,终于在1999年1月17日,约尔让步了。约尔无法解释自己那一周为什么会决定登台布道,他只是感觉到自己被召唤。他一度认为召唤者找错了人,所以精神极度紧张。“我的父亲总是那个站在台上的人,而我个性比较安静含蓄。我觉得自己根本做不到。”约尔回忆道,“当我告诉父亲我会布道时,我一点儿也不期待,我只是想让他骄傲。我很紧张,我说得太快了,我只记得自己有多么紧张和害怕。那真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一周!”

结果,在那一周发生了更糟糕的事,约尔的父亲由于透析引起的并发症被送进医院。他只能在病床上收看儿子的第一次布道。5天后,约翰·欧斯汀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两周之后,约翰的儿子——约尔·欧斯汀成了休斯敦莱克伍德教堂的牧师,那时他只布道过一次。这个建在饲料库后面的教堂起初只有90位教区居民,到约翰·欧斯汀去世的时候,已经有5000位出席者了。现在这里是美国最大的教堂,每周有5万人在休斯敦以前的康柏中心参加礼拜。每周有超过1000万的美国观众观看欧斯汀布道,还有来自100个国家的数以百万计的观众观看他的节目。

成长为一位自信的讲述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欧斯汀每周布道一次,直到两年后他才开始感觉不那么难受。一开始的时候很不顺利:他曾经无意中听到两位教友说:“他永远不可能做得像他父亲一样好。”他始终无法摆脱那种自己不可能代替父亲的感觉。如果语言像种子一样的话,那欧斯汀就为自己的未来种下了错误的种子。欧斯汀反复想着那些话,任凭它们在心中生根发芽。他在脑海中一遍遍地回放那些负面评价:你不够好,你根本不适合这个工作。那些女士是对的,你永远不可能做得像你父亲一样好。

终于,他有了提高自己的动力,他开始了一项直到今天都在坚持的训练:自己写布道辞,并且在面对现场观众之前,每一篇布道辞要排练6个小时。训练让欧斯汀的语言表达更加精炼,但是他仍需要改变自己内心的想法,他需要重新组织一个最重要的故事——一个讲给自己的故事。

欧斯汀决定用能让自己发挥出全部潜力的话语替代此前消极的评价。他改变一直以来错误的心理暗示,从之前不断重复的“我不够好”到坚定地认为“我能做到任何事”。每天早晨,欧斯汀都告诉自己:我很强壮,我很自信,我要主宰自己的命运,我是一个胜利者而不是牺牲品。再加上每次传教前的严格训练,一切都改变了。当欧斯汀鼓足了干劲后,谁也阻挡不了他了,在世界各地的体育场里,他启发了数百万的听众。“今天,”他说,“当我走上台时,看到这么多的听众,我感到非常荣幸,自知责任重大。我告诉自己要尽最大的努力,希望能使一些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在有舞台恐惧症的欧斯汀走上布道台仅仅10年之后,他就在新球场的第一次非棒球的活动中让扬基体育场座无虚席(据说他在开幕式上的风头盖过了滚石乐队)。回忆起自己刚刚做牧师的时候,欧斯汀这样对我说:“我之前以为最黑暗的时刻成就了我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在幕后的时候我太自在了,而有时不幸会把你推上一条神圣的道路。”

被批评所伤是很自然的事情。当约尔·欧斯汀无意中听到别人说自己不如父亲的时候,他感到很受伤。当时的欧斯汀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心的转变印证了心理学上最强大的理论之一——自我效能。

讲述者的工具

1925年,阿尔伯塔省的曼达尔镇只有400人,与现在的800名居民相比要少得多。100年前,一位来自东欧的移民参与修建了著名的加拿大横贯大陆的铁路。他还砍倒树木修建了自己的房子,并用手拔掉树木的根部。在没有重型机械的情况下,他只靠两匹马搬运巨石。他修好了通往自己家的路,还帮忙修建了镇上唯一的教堂和学校。他的妻子为镇上的居民提供送货服务,把火车运来的生活物资送到居民家中。

这对儿勤劳的夫妻并没有作为加拿大最杰出的公民而受到公众的认可,但是他们的儿子做到了。阿尔伯特·班杜拉的母亲是乌克兰人,父亲是波兰人,他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却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

班杜拉上的就是他父亲帮忙修建的学校,这是镇上唯一的学校,两位老师负责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所有课程。“通常,这些条件会被视为严重的教育障碍,”班杜拉解释道,“但对我来说,这让我学会了为自己的教育发展承担责任。课程的内容会被遗忘,但是所获得的自主能力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某种程度上,我的心理学理论是以人类能动性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人有机会决定自己的人生轨迹。在很多方面,我的理论实际上都反映了我自己的人生道路。”

1977年,班杜拉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它改变了我们对成功和动力的看法。这篇题为“自我效能:一种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的报告确定了那些实现目标的和没能实现目标的人之间的关键区别。成功的人相信自己有实现目标的能力。班杜拉说:“对自己能力越有信心的人越会把艰巨的任务当作要去征服的挑战,而不是需要躲避的威胁。”换句话说,如果你身体的每一部分都相信自己能做到某件事,你就更有可能成功。

自我效能很高的人相信自己能实现目标,并且按部就班地努力。他们往往更加勤奋,更频繁地举手提问。当他们在练习中出错时,会再次尝试。而自我效能很低的人不需要别人摧毁他们,他们自己就会如此。他们总是很快就丧失信心,躲避风险和挑战,因为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成功(或者他们自认为不会成功)。当他们听到负面评价时,更有可能放弃。

正如我们从约尔·欧斯汀的例子中看到的那样,自我效能有一个优点就是不固定。一开始欧斯汀的自我效能很低(“你不够好”“你根本不适合这个工作”),后来他的自我效能提高了(“我很强壮”“我很自信”)。他开始期待一个积极的结果,而不是就此堕落,这个结果也是班杜拉成功方程式中的基本要素。

这个要素能帮助你得到他人的支持。根据班杜拉的理论,“那些在社会上被认为有能力应对困境的人”或许会更加努力。欧斯汀的拥护者就是他的妻子维多利亚。维多利亚一直鼓励约尔不断进步。约尔认为自己能够如此迅速地成功,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维多利亚相信他,是她为自己注入了信心。

最重要的是,约尔·欧斯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他所分享的故事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欧斯汀发现最深入人心的故事是那些关于他自己个人转变的。在一次布道中,他讲述了妻子如何鼓励自己上台的故事,以下是节选的内容:“我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取消我父亲在国家电视台的节目。我当时想,我是不会上电视的。我根本不会布道。没有人会听我说的。我把自己所做的事告诉维多利亚,她说:‘约尔,你得给那个人打电话,把节目要回来。全世界的人都会收看的。’就这样,她说服我把节目保留了下来。”

接着欧斯汀用自己的故事印证了这次布道的主题——“还是不够”。在这一节他还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同一个词或词组在每个分句中都出现:“我从未想过教堂的规模会扩大。那个时候有6000人来,我觉得能维持住我父母建造它时的规模就足够了。但是上帝的旨意和我们的愿望大不相同。我最大的愿望是维持现状,而上帝的旨意是成倍增加。我最大的愿望是原地踏步,而上帝的旨意是向前推进。我们最大的愿望是付清账单,而上帝的旨意是不仅没有债务,还有很多结余。我们最大的愿望是升职,而上帝的旨意是拥有你自己的公司。”

欧斯汀用自己的故事升华了布道的主题,并加深了与听众生活的联系,最后他又以自己的故事作为结尾:“当我父亲去世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能坐8000人的礼堂,在当时那已经是一个大教堂了,但是上帝说,还是不够。现在我有康柏中心,我的观众挤满了扬基体育场。我出版了自己的书,见到了世界各地的领导人。在我的一生中,每当我认为自己已经达到极限时,上帝都会说‘真不错,但还是不够’。”

我偶然看到一篇学术论文,是一位研究过欧斯汀的传播系研究生写的。他说自己一开始不能理解欧斯汀为什么受欢迎,因为欧斯汀的观点“好得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当他阅读欧斯汀的书,看他布道的视频之后,他开始有一种平静的感觉。大脑中“善于分析”的部分被一种“情绪化的反应”所取代。这位研究生发现,自己开始放下生活中的愤怒和失意。他的睡眠质量开始变好了,也重新有了信心和希望面对世界,一种“明天会更好”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位一开始打算解释欧斯汀为什么能影响别人的研究生自己先被影响了。他也在无意中为故事的力量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他并未意识到,他选择的这位讲述者要不是在几年前改变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就永远不会有现在这样高的成就。

选择讲给自己的故事

选择讲给自己的故事,对你最终能否吸引他人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有些看法会限制你的潜能。如果你认为自己永远找不到工作,那你可能是对的。如果你认为自己永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你可能真的找不到。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可以分享的故事,你就会找不到可讲的故事。如果你认为自己掌握不了公开演讲的技巧,那你可能真的做不到。

我发现,害怕在公共场合发言的人会对自己说一些很消极的话,而这些话他们永远也不会对别人说:

•我根本不擅长演讲。

•我以前很紧张,把一切都搞砸了。我真是个糟糕的演讲者。

•没人愿意听我说,我太无趣了。

如果你日复一日地对自己重复这样的话,那就难怪你会紧张了!你不可能控制别人对你的评价,但是你能控制自己内心的声音。欧斯汀用赞赏、激励和实力取代了负面的想法之后,他的自信心就开始提高了。他说:“错误的想法会阻碍你的命运。”

传播领域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完全摆脱对于公开演讲的恐惧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经过上千年进化之后一种自然而根深蒂固的表现,因为人类为了生存,需要得到社会群体的接受。我们那些不在乎别人看法的祖先早已被驱逐出部落或村庄。如果附近埋伏着老虎,那情况就不妙了。所以想要被人们喜欢是完全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自然反应。事实上,丝毫不紧张的演讲者通常也是糟糕的沟通者,因为他们不关心怎样能更有说服力,也不去提高自己的水平。成功的讲述者会学着管理自己的恐惧,而不是消除恐惧。要改变你的心理暗示,你讲给自己的故事会帮助你管理和控制恐惧。

你有想要分享的想法和故事,但太多的人把自己的想法封锁起来,因为他们害怕公开演讲,害怕自己的想法受到别人严苛的评判。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害怕发言。好消息是你能克服它,而且可以像约尔·欧斯汀那样,彻底地战胜它。

讲故事的艺术

对听众有启发的讲述者并非天生,而是后天造就的。他们通过调整自我暗示让自己变得伟大。

第一时间更新《会讲故事才是好演讲》最新章节。

相关阅读

规划最好的一年

迈克尔・海亚特

可爱的骨头

艾丽斯·西伯德

我们失去的光

吉尔·桑托波罗

身边的逻辑学

伯纳·派顿

简单的逻辑学

麦克伦尼